大会现场
8月28—30日,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出席会议并参加专题讨论,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主持会议。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委员、西部中大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如春参加了会议,围绕“实施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议题建言献策。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讲话
苏如春委员作专题发言
会上,苏如春委员作了专题发言——《发展产业是脱贫的根本之策》,提出三条建议:一、产业扶贫需要体现精准、因地制宜,二、产业扶贫需要政府作为、干部担当,三、产业扶贫需要面向市场、个人努力。
出席会议的全国政协常委、委员和地方政协主席在发言中认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有力向前推进,取得了显著成绩。当前,脱贫攻坚进入系统发力、重点突破、集中攻坚的关键阶段。
专题会现场
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韩启德、董建华、万钢、罗富和、何厚铧、张庆黎、李海峰、陈元、卢展工、王家瑞、王正伟、马飚、齐续春、陈晓光、马培华、刘晓峰、王钦敏、梁振英参加了分组讨论。
苏如春委员发言原文:
发展产业是脱贫的根本之策
全国政协委员 苏如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言必行、行必果,把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庄严承诺,取得了脱贫攻坚的阶段性成果。2013年至2016年4年间,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都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5564万人。当前,脱贫攻坚四梁八柱的顶层设计基本形成,态势良好、前景可期。
从精准扶贫开始实施,就一直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等待解答,这个问题就是:在一个工业社会,贫困地区实现脱贫的根本出路在哪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关系到脱贫攻坚的突破方向和努力重点。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解答,他说,“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他还说,“要提高扶贫措施有效性,核心是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施策,突出产业扶贫,提高组织化程度,培育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经济实体。”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产业扶贫,一个是经济实体,这二者之间又是相互关联的。就业是民生之本,产业是就业之本。对贫困地区来说,有经济实体、有产业支撑,才能给政府创造税收,才能为贫困群众解决就业,才能增加贫困户的经营性收入,从而变外界输血为自我造血,实现可持续的精准脱贫。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两次随全国政协调研组赴四川、甘肃等省进行脱贫调研,深刻体会到,产业发展的好不好,是决定脱贫成效的关键变量。今天,我就产业扶贫与各位领导、委员分享几点看法。
一、产业扶贫需要体现精准、因地制宜
全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各个贫困户地区的实际情况也不尽相同。贫困地区在资源禀赋、要素结构、自然调节和人口结构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推进产业扶贫不能千篇一律,一种产业政策不可能包打天下。而必须根据不同贫困地区的不同情况,选择符合贫困地区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体现针对性和精准性,实现本土化和持续化,做到因地制宜和精准对接。
比如,我曾在四川阆中市朱镇乡调研,扶贫效果较为显著。一个根本性原因,就是找到了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产业。根据人口外出务工、土地大量闲置的实际情况,流转了三万亩土地,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实现农业产业化,不仅安排就业100多人,还创造了550元/亩的流转收入,让那些在东部等富裕地区务工的老乡,既能获得打工的工资,也能享受土地的红利。这说明,产业政策精准,充分利用贫困地区的比较优势,就能找到脱贫的源头活水。
二、产业扶贫需要政府作为、干部担当
贫困不可能自我消失,问题不可能自我解决,产业也不可能自我建立起来。在一张白纸上建立特色产业,这个从无到有、从0到1的过程,政府必须要扮演产业“助产婆”的角色。比如刚刚谈到的四川阆中市,当地的农业特色产业之所以能够落地生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础设施完善,农村的水利、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为发展其他产业奠定了基础;也包括软环境、软条件,政府部门简政放权、优化流程等改革比较到位,提升了到政府办事的效率,降低了产业发展的交易成本,从而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性土壤。
发挥政府作用,这里面的一个关键是干部的精神状态。俗话说,“干部不领,水牛掉井”,脱贫攻坚要打通“最后一公里”,就要充分发挥干部的领头雁和带头人作用。干部敢于担当,敢于尝试,敢于作为,产业落地才能找到现实支点。相反,就像我们调研组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干部缺少担当,不愿作为,在困难面前办法少、点子少、思路少,就不可能找到好产业,即使当地有好产业资源、好政策也无法落地。因此,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干部的担当精神是关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干部队伍”。
三、产业扶贫需要面向市场、个人努力
产业扶贫的根本目的,就在于通过产业激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因此,产业扶贫最终要让产业能够可持续发展,能够在市场竞争中长期独立生存下来。这就说明,产业扶贫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如果说政府在建立初期具有第一推动的作用,那么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则不能过度依赖政府的外部力量,而应该面向市场、适应竞争,让产业能够独立生存、实现盈利。从我们长期在市场一线打拼的经验来看,当前贫困地区发展产业扶贫,一个需要突破的瓶颈就是小农户、小产业如何对接大市场。从根本上说,还是要建立市场导向的产业扶贫模式,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避免分散经营无法抵御市场风险的情况。
同时,扶贫还要扶志向,无论是什么样的脱贫政策,最终的落脚点是贫困群众自己。正所谓“天助自助者”,产业扶贫也需要贫困群众激发奋斗的激情,撸起袖子加油干,靠自己的奋斗把握脱贫机会。一些地方,民风民俗不淳朴,婚丧嫁娶花费较大,有的农村娶媳妇要花10多万,因婚返贫的家庭不在少数,结果村民脱贫志气立不起来,安于现状、不愿努力。因此,推进产业扶贫,前提也是要消除等靠要的思想,激发扶贫的斗志、树立脱贫的信心。
事实上,产业扶贫的这三个层面是相互联系的,政策务求精准、产业因地制宜,才能找到适合当地的脱贫产业和发展路子;政府有规划、干部有担当,才能打通好政策的“最后一公里”,为贫困群众提供充分的公共服务和政策引领;在市场立足、靠奋斗脱贫,才能激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造血能力。总结起来一句话:政府要引领,产业要精准,老乡要主动,产业扶贫才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