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中大建设集团苏如春董事长在两会联组会上发言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工商联副主席、西部中大建设集团董事长苏如春:
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
近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就社会广泛关注的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甘肃省工商联副主席、西部中大建设集团董事长苏如春,他表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加快,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益凸显。经过党和政府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工子女就读难的问题,但是仍存在公办学校入学“门槛高”、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学质量低等问题。
苏如春建议,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强化流入地政府责任,发挥公办学校主渠道作用,最关键的是释放城乡接合部的潜能,兴建、扩建学校,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
苏如春委员提案原文:
关于在城乡结合部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 西部中大建设集团董事长:苏如春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加快,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数量逐年增加,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早在2001年,就明确提出了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两为主”政策。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文要求多渠道安排农民工子女就学,在入学条件等方面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把接纳非户籍居住地上学的儿童纳入政府管理的范畴。2009年中央财政下拨20亿元,专项用于补充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公用经费和改善办学条件等。
与此同时,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密集出台。一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根本上要解决农民工的“身份”问题,吸纳有条件的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使其子女真正享受“同城待遇”。二是强化流入地政府责任。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指导和督促公办中小学认真做好接收就学和教育教学工作。三是发挥公办学校主渠道作用。充分挖掘公办中小学潜力,合理调整和完善学校布局,降低入学门槛,简化入学手续,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要与当地学生在收费、管理等方面同等对待,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加收借读费及其他任何费用。四是扶持社会力量办学,在办学场地、办学经费、师资培训、教育教学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
这些有力举措,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工子女就读难的问题,但也要看到,目前仍然存在公办学校入学“门槛高”、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学质量低等问题。而且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加快,这一问题将更加突出。深入分析就会发现,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区教育资源有限,目前几乎挖掘到了极致。最大的困难是城区能用于建校、扩校的土地资源稀缺,无法扩建就无法扩招,无法扩招农民工的子女就只能止步于校门之外。要解开这个死结只有一条路,就是要释放城乡结合部的潜能,兴建、扩建学校,提高教育供给能力,切实解决农民好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
一、统一认识。国家要进行顶层设计,通过调研、论证达到共识,确认通过挖掘城乡结合部的潜力,是城市学校扩容的有效办法,是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有效途径,提高各地朝着这个方向寻求解决问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心中有数。各城市首先要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摸清本城市农民工学龄子女的数量以及随着城市发展农民工子女随亲入学的态势,规划好本城市以及各区街的学位,在这个基础上,做好在城乡结合部开办农民工子弟就读学校的建设计划。在这个基础上,由市到省、由省到全国,自下而上、由点铺面切实搞好规划,制定专项财政预算。
三、搞好规划。各城市要把在城乡结合部建校、扩校作为城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措施,按一定比例划定建校、扩校用地,保证有足够的土地满足农民工子女所需学位的建设。政府要出台一整套推行这项计划的土地征用和补偿政策,国家和地方财政确保专项教育经费的支出。
四、先行试验。在城乡结合部集中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是新尝试,可以选择一批城市先行先试,摸索如何解决办校用地、如何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如何分配学位、如何解决师资困难、如何保证教学质量等方面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而广之,惠及广大农民工。
五、周密安排。解决土地资源之后,政府要妥善配置教育资源,采取在城乡结合部新办学校、城区学校在城乡结合部建立分校等多种方式,还有公办、民办、独资、合资等多种产权结构,积极兴办教育事业。要依法有序地安排学位,根据农民工暂住的地址划分学区,做到每一个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学龄子女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六、上下合力。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事关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国民素质,事关促进教育公平、全面建成小康,必须全国上下高度重视。多年来用分散的办法拨划资金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成效甚微,不如把资金集中起来,投放到城乡结合部,下大决心建校、扩校。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激发政府和社会两种力量,上下联动、左右贯通、形成合力,办一件最大的扶贫事业,利在当代,功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