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结特大桥
生态保护,离不开精心设计,更离不开精细管理。在设计选址阶段,坚持生态选线、环保选线,主动避让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生态环境敏感区域,确定最优线路。建设过程中委托专业机构开展环保、水保监测,推行路基全断面施工、路面“零污染”施工,部分隧道洞口采用“零开挖”进洞,及时修弃土场砌排水及支挡设施,弃土完成后进行全面环保处理,最大限度减少项目施工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通过优化设计、路内路外利用、合理弃置等方式,充分消化隧道弃碴等废弃土石方,实现资源集约循环利用。
项目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贯彻落实“永临结合”理念,累计建设便道22.57公里,便桥2座,将预制梁场建设在红线内路基上,建成永临结合梁场50000㎡,既节约用地,又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便捷。驱动工艺和设备创新,拌和站安装砂石分离机、压滤机、沉淀池等,在便道、栈桥处配置扬尘噪音监测系统,服务区和管养中心设置雨水、污水收集与处理系统,彰显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
项目贯彻落实“开挖一级、防护一级、绿化一级、排水连通一级”建设理念,针对不同岩质、高度和地形地貌特征的边坡,制定专项设计方案。严抓边坡施工工艺,土质坡面采用拱形骨架、排水骨架、挂网喷播基材绿化等防护,石质坡面采用蜂巢约束、锚杆框格梁、锚索框格梁等防护,杜绝坡面长期裸露造成的滑塌事故。开展边坡病害排查整治,制定边坡品质提升方案,建立三级及以上、不良地质路堑边坡管理台账,由专人负责边坡质量安全管控,实行“一坡一验收”,项目边坡平顺稳定、内实外美。
边坡绿化效果显著
同时研制边坡草种选择和配比方案,严格规范植物种植间距、规格等,例如在边坡菱形窗格间隔种植存活率高的三角梅和炮仗花,加强水肥养护,边坡植被长势良好。
项目因地制宜开展互通绿化设计,综合考虑气候、水土、植被外貌、气味等,融合地域文化,打造多个特色鲜明、和谐优美的互通“微景观”。
恭城互通
恭城互通将大规格香樟树作为主景树,搭配鸡冠刺桐,红枫,营造错落有致的盎然绿意;黄关互通以八月桂为骨架苗木,乌桕、红枫加以点缀,互通区内红绿相映成趣;嘉会互通采用八月桂、四季桂搭配银杏,秋季时节飘香阵阵。此外,栗木互通在复羽叶栾树林中点缀银杏、鸡冠刺桐,复羽叶栾树,沙子互通的红枫和银杏等,以高适配性、高观赏度的植被组合打造立体绿化景观,使项目焕发别样的生机活力。
嘉会互通
项目路面中分带苗木品种每10公里一变换,采用塔柏+红花继木球+马尼拉草皮、非洲茉莉+山茶球+马尼拉草皮、塔柏+红叶石楠球+马尼拉草皮等组合,具备遮光防眩、引导视线、吸收和隔离行车噪音等基本功能,极大提高行车视觉舒适度,同时在车辆意外偏离道路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减轻事故损害程度,保障司乘行车安全。
中分带绿化效果
路侧、路肩、碎落台行列式种植红花继木球、红千层、朱顶红,交错点缀山茶球、红叶石楠球,与中分带景观、周边环境呼应协调,铺就“满眼皆是绿、步步皆美景”的高速“生态廊道”,为广大司乘打造“安、畅、舒、美”的驾驶环境。
碎落台绿化
全线共12座隧道均采用LED节能灯,有效降低能耗及后期运营维护成本,3对服务区共设置78个新能源车位,充电桩均具备智能分配功率功能,满足车辆充电需求,助力低碳出行。
隧道LED节能灯